雕漆,又稱漆彫,指的是一種專門用在漆器上的彫刻技法,源自於中國古代,為歷代中國皇家所推重,屬於最高級的工藝美術之一。
雕漆時,要先將大漆反覆塗抹在器物胎體表面,待漆層堆積到合適厚度之後,再用刻刀在尚未完全凝固的漆層上剔出需要的紋樣。最後根據所追求的藝術效果,可以進一步精細打磨,也可以保持較為粗糲的原貌。根據所塗抹漆層顏色的區別,雕漆可以細分為剔紅,剔黃,剔綠,剔黑,剔彩以及剔犀。
明清兩代是漆器藝術發展的巔峰時期。在明永樂年間,御用監在皇城內設置了御用漆器作坊果園廠,擴大雕漆、填漆等漆器的生產。清代也十分重視漆器藝術,雕漆工藝開始應用到大件的家具上,顯著特點就是色彩鮮艷喜慶、紋飾精緻華麗。直至清朝滅亡後,漆器這門宮廷藝術才開始走向民間。由於明朝之前的唐宋元漆器大部分流失到海外,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漆器大都是明清時期製作的。
《雕漆剔黃山中樓閣蓋盒》物件尺寸:30 公分 直徑,22.5公分 足徑,13.5 公分 高。盒為蔗段式,通體黃漆素地,蓋面外圈刻以變形蓮瓣內繪變形蓮花紋飾,賦以吉祥意涵。圈內雕剔黃漆山水樓閣,蓋面底上丶中丶下分別以星紋丶波浪紋丶幾何圖案紋,襯出遠景丶中景丶近景景觀,極具巧思丶頗有創意。
樓閣以界畫為之,工整秀麗,建築物比例適當。山石用小斧劈皴,刻法精巧,樹石形態逼真,山影波光,層次深遠。構圖繁複,景觀開闊。不僅樓閣館軒,木石刻畫細致,極富層次,而且主體布局皆合規矩,繁而不亂,細而不碎,極富透視感。山形脈絡層次豐富。華麗嚴整的閣樓周圍曲水環繞與富有動感的山水巧妙地融合,渾然一體,形成畫面中動與靜、整齊與活潑的鮮明對比,氣勢博大。整體畫面樹木蔥鬱,樓閣華麗壯觀,庭園境界幽美。用刀嚴謹精到,富於濃淡變化,明淨幽雅,意境恬淡,別有一番韻致。
盒壁作纏枝牡丹花紋,牡丹花極富貴氣,枝葉纏繞線條流暢。蓋內、盒內、盒底黑色漆。外撇圈足刻雷紋,方折延伸不斷的線條,粗獷古拙,充滿張力。足底中央金字書「大清乾隆年製」款。整體紋飾雕刻纖細精緻,構圖滿而不窒,刀法流利,磨製圓滑。
深山中的樓閣,與世無爭的山居生活,令人遐思嚮往。在滿天星斗月光明媚的浪漫氛圍下,書童搬移盆栽、提著魚形燈籠,更顯樓閣主人的風雅。城垣廊道曲徑通幽,引人入勝,整個畫面展現出無比深遠、幽靜的自然景象,予人真山真水的立體感與真實感。令人嘆為觀止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