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

《雕漆剔紅牡丹紋蓋盒》賞析







雕漆,又稱漆彫,指的是一種專門用在漆器上的彫刻技法,源自於中國古代,為歷代中國皇家所推重,屬於最高級的工藝美術之一。

 

雕漆時,要先將大漆反覆塗抹在器物胎體表面,待漆層堆積到合適厚度之後,再用刻刀在尚未完全凝固的漆層上剔出需要的紋樣。最後根據所追求的藝術效果,可以進一步精細打磨,也可以保持較為粗糲的原貌。根據所塗抹漆層顏色的區別,雕漆可以細分為剔紅,剔黃,剔綠,剔黑,剔彩以及剔犀。其中剔犀較罕見,剔紅最為常見,幾乎成為雕漆的代名詞。

 

明清兩代是漆器藝術發展的巔峰時期。在明永樂年間,御用監在皇城內設置了御用漆器作坊果園廠,擴大雕漆、填漆等漆器的生產。清代也十分重視漆器藝術,雕漆工藝開始應用到大件的家具上,顯著特點就是色彩鮮艷喜慶、紋飾精緻華麗。直至清朝滅亡後,漆器這門宮廷藝術才開始走向民間。由於明朝之前的唐宋元漆器大部分流失到海外,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漆器大都是明清時期製作的。

 

《雕漆剔紅牡丹紋蓋盒》物件尺寸:30.5公分 直徑,22.5公分 足徑,13 公分高。盒為蔗段式,通體紅漆素地雕剔紅漆紋飾。蓋面底交織竹編紋,上刻龍形太湖石、石斛蘭,太湖石旁牡丹花叢,三朵盛開,三朵含苞待放。盒壁作轉枝花葉紋,間隔著牡丹花、山茶花和幾何框紋,兩兩成組。蓋內、盒內、盒底黑色漆。足底中央金字書「大清乾隆年製」款。整體紋飾雕刻纖細精緻,構圖滿而不窒,刀法流利,磨製圓滑,反映了大清乾隆朝高超的官方水平。

 

此器物珍貴之處在於將文人的藝術精神融入創作之中,有別於普通工匠的雕漆。通體比例、線條和完整性都無懈可擊,雕漆裝飾富麗堂皇,典雅大氣,雕工近乎完美。紋飾佈局有致,蝴蝶和牡丹花葉不僅栩栩如生,精美絕倫,且有乘風的動感,強化畫面的動勢,更顯氣韻生動,雕師應具有繪畫功力才能至此,足見其高超工藝已達出神入化之境。

 

牡丹花各自獨立,又相互關聯、層次分明、位置得當,無半點拖泥帶水、交代不清現象。象內象外,花團錦簇,各盡其姸,花姿迎風招展,生機蓬勃,頂端那隻輕舞的蝴蝶,將畫面點綴得更加詩情畫意,予人花蝶舞春的意象,清新嫻雅,曼妙生動,美不勝收!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