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觀自在」是觀世音菩薩的另外一個名號,意思是說,只要你能觀照自己,你能認識自己,你就可以自在了! 例如,你觀照他人,能夠「人我不二」,你怎麼會不自在呢? 你觀照境界,不要「心隨境轉」而能「心能轉境」,你怎麼會不自在呢? 你能觀事,事情千般萬種,我只求簡單,如此怎麼會不自在呢?
《黃楊木木雕自在觀音像》物件尺寸 10 x 7.2 x 18公分高。自在觀音高髻帶寶冠,彎眉細目,眼瞼微開,直鼻櫻唇,鼻翼微張,雙唇閉合,耳垂及肩。臉頰及下頜飽滿,恬靜安詳,氣質高雅!胸飾瓔珞,手戴珠鏈。寬袈裟線條優美,且有著中國畫特有的「曹衣出水」和「吳帶當風」之質感。
自在觀音端坐在澗岩上,澗崖下水浪如花,右腳彎舉,腳掌踏在岩台上,左腳自然下垂,腳指輕觸在蓮花座上。右手肘輕擺在右腳膝蓋上,左手肘置在高凸的岩台上,神態優雅平易,輕鬆自若。
自在觀音背後圓形的「背光」的榫眼與岩台凹刻的榫頭接合內,刻有兩百多個字的《修持大悲咒文》。雕刻家不但有精湛的技巧,還有創意的巧思,才能有此動人的作品。作品表現技巧的到位和人物姿態表情安排上的匠心獨運,比如面部和手的刻畫有著恰到好處的厚實感,袈裟的闊達線條所呈現的張力,更顯相得益彰,人物俯仰顧盼中流露的微妙情緒等等。雕刻家把自在觀音鸝外表形象與內在精神作理想結合,在融合無間裡,特別流露出神聖靜穆、超凡脫俗、純淨澄澈的情境,更是令人讚嘆!
凝視此作品,「入其神」感召觀世音菩薩福至心靈的庇佑、進入「想像的愉快」,確能讓人感受到洗滌心靈般甜美與自在。在感召觀音庇佑所散發的「以誓願力,普渡眾生」的精神的同時,也讓人摒棄一切雜念,從內心產生一種崇高仰望心理,而更加懂得慈悲喜願,謙卑自省,心靈因而感到無比的平靜和滿懷無限的感恩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